推动特殊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5-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四、建设队伍,提高特殊教育师资整体素质

  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近年来,中心注重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制定特殊教育学习进修和职称评审管理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机制。目前,中心有中青年特殊教育教师30余名,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初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还有7名高级职称人员成为学术带头人。特殊教育部的《多媒体辅助聋儿语言训练的实践与研究》于2005年获浙江省教育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及康复策略》等论文先后被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立为2008年度省市级规划课题。

  五、不断探索,寻找特殊教育新的增长点

  创新是特殊教育工作发展的基石。我们今后将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积极搭建国内外特殊教育专业技术交流平台。学习借鉴欧美国家和香港地区特殊教育体系和国内同类机构特殊教育先进理论,及时跟进特殊教育专业技术发展步伐。二是继续强化与教育部门协作交流,完善特殊教育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特殊教育教学手段,规范教学行为,促进特殊教育效果最大化。三是充分发挥省级民政康复机构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康复站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四是挖掘内部潜力,发挥现有人力和设施设备资源优势,使社会上更多的残疾儿童接受学前康复教育

  特殊措施保障特殊教育发展

  云南省玉溪市副市长 王跃

  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得好与差,是衡量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玉溪市委、市政府认为,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搞好特殊教育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教育体系的需要。为此,我们始终对特殊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以特殊的措施保障特殊教育的发展。

  一、政府全额投资,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玉溪市委、市政府将特殊教育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和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将特殊教育纳入每年工作考评。1998年,市政府投入2273万元,建起一所“高标准、现代化、花园式”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35亩,建筑面积15325平方米,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域。校园内建有7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综合训练场;建有18间标准化教室和53间功能用房,设置了礼堂、餐厅、多媒体教室、律动教室、听力测听室、图书阅览室、语训室、康复室、健身房等。借助云南省“植物王国”优势,校园内种植了缅桂花树、榕树、清香树、红果树等20多个品种的乔木和绚丽多姿的白玉兰、三角梅、桂花、杜鹃等奇花异草,绿化面积达40%,成为玉溪园中之园。2009年,市政府又投资扩建校园,使学校建筑面积达到19272平方米,办学规模将由原来的18个教学班近300人扩大到30个教学班450人,基本满足全市听障、视障、智障三类残疾儿童入学就读的需要。

  二、特别关爱,优先为就学残疾儿童实施全免费教育。2005年,市政府根据特殊教育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城镇低保家庭的实际,在全省率先实施“三免一补”,免除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和文具费,补助生活费。从2007年秋开始,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2500元,补助率100%。2009年,实现了全免费教育,有效解决了残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我们按照市级中专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最高标准,给特殊教育学生每人每年安排1720元的公用经费。“十五”期间,全市普通教育学校接收听障、视障、智障儿童少年入学4000余人,随班就读率达85%。2008年,我市926名残疾儿童中有863名入学,入学率达93.2%。

  三、多措并举,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一是招贤纳才,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特殊教育学校57名专职教师,70%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师来自全国12个省市,学历达标率为100%,57名教师中有29名本科生。二是强化管理,通过学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教师“爱特教、爱特校、爱特生”的奉献精神和工作热情。三是重视培训,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通过选送培训、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四是落实待遇,特教岗位津贴在享有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10%的基础上再增加25%,激发教师自觉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四、营造氛围,争取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残疾人各项政策性补助的落实,通过开展“春雨行动计划”、“体育彩票助学”等项目活动,不断增强特殊教育发展的后劲。结合每年“助残日”、“国际聋人节、盲人节”,相关部门坚持开展“爱心见真情”、“春暖满人间”等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残疾孩子们的身边,把关心特殊教育化为具体的工作行动。通过积极引导、政策鼓励、媒体舆论等途径,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社会各界捐赠特殊教育成为风尚。

  特殊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爱心事业。我们将抓住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改扩建扩大校园建筑面积,使其成为省内领先、西部有影响、国内有知名度的学校,更大程度地满足全市残疾儿童少年成才的需要。

  培养残而有为的劳动者

  浙江省杭州聋人学校 蒋春英

  我校创建于1931年,是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含普高、职高)为一体的学校。学校现有学生345名,教职员工85名。“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一、先进完善的设施服务学生成长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2007年9月,学校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跨越——易地迁校。新校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10个建筑单体间有的用长廊相连。教学区建有标准的康复和学习专业用房等;运动区建有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健身房、网球场、室内篮球场等;生活区学生宿舍配备独立卫生间、饮水系统、唤醒及紧急疏散装置等。

  教学楼间,贝多芬、海伦·凯勒的精神激励着学生残而有为;中心广场的文化墙引导学生用眼探索、用心感悟、用手沟通;体艺楼前的“生命之门”让学生感悟自强不息。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处处都在告诉聋生:“我能行”。

  二、敬业爱岗的教师服务学生成长

  作为一所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为了全面关怀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教师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即使夜间和双休日也仍有不少教师以校为家。他们陪伴学生集体用餐,辅导学生晚自修,耐心细致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老师更是倍加呵护。例如老师发现有位学生耳朵流脓,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她耳部患有两个肿瘤,建议手术治疗。为筹集昂贵的手术费,全校教工为她募捐;住院治疗期间,由于她爸爸生活不能自理,老师们早晚一直守护在病床边。该生出院后在日记里写道:“虽然我没有妈妈,可老师就是我妈妈,我很幸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聋校教师要想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掌握中国手语是必备条件。为了尽快掌握手语,新教师向老教师请教、向学生学习,甚至回到家让家人辅助自己练习,连在学校上下班的车上也相互请教。有一位从浙大研究生院毕业的女教师在手语考核中没有过关,一时压力很大。当几经努力最终过了手语关时,她感慨地说:“过手语关并不比当年考研究生轻松!”

  三、精细科学的管理服务学生成长

  目前,学校有97%的学生寄宿。学校的管理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学生购物不方便,学校就开起了非营利性小超市;周末有50%的学生回不了家,学校便开展丰富多彩的双休日文化广场系列活动。为确保安全,学校保安、校医、司机、电工24小时值班,还配一辆专车24小时为学生服务。我们的管理还注意细节:女生生理期腹痛,医务室为她们准备热水袋;每周五下午学生回家,学校联系好车辆来校接送;每到放假,学校负责代购学生车票,一个不落。

  学校十分关注学生的品德。我们开展了“三大系列”体验活动:意志体验——在学校开辟的15亩学农基地劳动,每天组织学生晨跑,每年开展军训和素质拓展活动;感恩体验——每年3月定为学校的感恩主题教育月;自护体验——学校每年开展逃生演习、消防演习等活动。

  1934年,郁达夫先生参观我校时题词:“哑者能言,聋者能听,中国无废人矣!”70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这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通过医教结合,让聋生尽可能“听”、尽可能“言”,融入社会。近几年来,学校有5名学生经过专业人员训练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了使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更好发展,我们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在开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推出了班级活页学本,各班将城市新闻、校园事件、班级活动等编辑成一本本活页学本,打上每一个同学的成长印记。为了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我们在高中部开设了工艺美术、计算机、服装3个专业。在此基础上,每年暑假与省市残联合作,开办面点、烹饪、美发、美甲等短训班。

  由于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宗旨,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有5项职业教育成果获全国一等奖,3项艺术教育成果获国家级荣誉,6人次获全国体育比赛金银铜牌等。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率达91%,其余毕业生除2人外均顺利就业。建校78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劳动者,他们中有的已成为服装设计师、公务员、教师,有的曾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的被评为劳动模范。